需求层次与美国大选

剩翼
发布于 2024-11-10 / 6 阅读
0
0

对哈里斯的败选,有评论说:

民主党迷失在向各种风向开放的、进步的大杂烩中。

一针见血。

无论是宽容非法移民、争取堕胎自由、捍卫中产阶级等等,本身都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取向。然而,这些与经济议题相比,显得太过虚幻遥远。尤其对那些苦于通胀、想要找个工作以满足基本需求的底层美国人来说。

这句话中“迷失”二字用得犹好,因为马斯洛 1 的需求层次,几乎尽人皆知,只有不断自我证实、以至于走向迷失而不自知的人,才会忽略这么简单的事实。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最开始有 5 阶:

5阶需求.jpg

需求层次其实是个建构性的概念,其要义是需求分层次,至于分多少层次,能否跨过哪个层次,没有那么重要。然而,学术非学术的杠精总是很多,马斯洛也做了一些回答和改进。比如,后期,他将模型改成了 7 阶。

hezf26OzBBkr2iVSAepD_moreDetail_x1_5847x4335.jpg

此外,由于希望构建超个人心理学,在自我实现之上,其实马斯洛还构想了第 8 阶的“超越性需求”。

不过“缺失性需求”(deficiency needs,前期模型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期加上了归属与爱的需求),本身是很难被忽略、被跨越的。

这不其实需要什么理论来说明。一个人来到世间,总不至于立马就一心求死,或者生来就活不活着无所谓,这是太过荒诞的事情。

然而,为了使模型尽可能更合理,还是有一个相对需求模型:

相对层次.jpg

从图中的曲线波动可以看出,所有需求其实都贯穿了人生始终,但这些需求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侧重相对不同。

这个相对层次模型更加符合人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过它仍未说明需求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希特勒上台之后,原先生活其实比较富足,缺失性需要不再成为问题的犹太人,安全需求的曲线波峰急剧向左移动。


福山 2 在《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对美国意味着什么》(what Trump unleashed means for America)中所说:

共和党的胜利建立在白人工人阶级选民之上,然而,与 2020 年相比,他成功争取到了更多黑人和西班牙裔工人阶级选民,尤其是这些群体中的男性选民。对这些人来说,阶级比种族或民族更重要。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让一个拉丁裔工人被某种偏爱无证移民与专注促进妇女利益的“觉醒的自由主义”所吸引。

他认为,“身份政治”的兴起,使得对工人阶级的关怀被对少数边缘群体(少数族裔、移民、性少数群体等)的针对性保护所取代。国家权力越来越偏向促进这些特定群体的特定利益,而非服务于司法公正。

我赞同福山这些判断。哈里斯的败选,并是美国社会存在女性歧视、种族歧视的结果。刚好相反,恰恰是民主党构建的这种身份政治话语,使得他们严重误判了美国社会一个巨大人群的需求何在。

生存发展环境决定了当下哪个议题是最对的,或者,哪个是最适切的。


  1.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犹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代表作品有《动机与人格》等。

  2.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1952-),日裔美籍政治学者,著有《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等。


评论